话说,小伙伴们都热衷于跑马拉松,全程、半程、迷你马拉松,来者不拒。作为马拉松的铁粉,关于它,各位还知道什么嘞?接下来就是小编的马拉松小课堂时间。
时间,各位搬好小板凳排排坐吧~
全程马拉松: 42.195 公里;
半程马拉松: 21.0975 公里;
四分马拉松: 10 公里;
迷你马拉松:5公里
其实除了全马,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,普通人只要稍加锻炼都是很容易参与其中的。
是不是跑完马拉松的每个人跑友都对42.195这个数字又爱又恨?它是怎么来的?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在马拉松海边发生了一场战役,后边大家都知道了,小编就不多赘述。
“马拉松第一人”斐里庇得斯的雕像
是不是跑步大神们对话有时候会说跑步江湖上的“黑话”,而你却在一旁一脸懵逼?那都不叫事儿,小编来给你翻译成白话文!
配速(Pace):指每公里所用时间,如:5分配速=5分钟/公里=12公里/小时,以此类推。
撞墙/掉电:在比赛或者训练中,速度明显下降,甚至直接停跑。
关门:指在比赛中未按赛会规定时间完赛。
PB(Personal best):个人最好成绩。
PW(Personal worst):个人最差成绩。
SB(Season best):赛季最好成绩。
LB(League best):联赛最好成绩,可以理解为跑组最好么?
排酸跑:指比赛或大强度训练之后的慢跑恢复,以去除体内乳酸
兔子(Pace Maker):领跑员,原指马拉松等比赛中给冲成绩的选手提供稳定配速的家伙,现泛指领跑者。
跑完马拉松,的确是可以好好嘚瑟一把,可是它还真是不好跑啊~
跑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,开跑前记得把“革命本钱”攒足:
1.参加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
2.经过较长时间的系统训练 (即每周健身次数低于三次,每次锻炼时间少于30分钟的人群)
3.在做轻微活动时不会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
4.没有在一年内犯过心脏病
5.未患有心脏病、心肌炎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
6.男子BMI指数不超过30、女子不超过28,也就是过度肥胖的人不可以参与马拉松啦。
BMI=体重(kg)÷身高(m)的平方
7.未患有急性传染病
1. 赛前训练频率:每周训练四次,强度和时间在每周都要有所调整。
2. 赛前训练强度:比赛前要进行每周不少5—6次5—10公里的长跑训练。每周有一次放松跑,持续时间大约在50分钟左右;一次中速跑,时间控制在40-60分钟的范围内;一次慢跑,时间随比赛时间的临近而逐渐加长,由80分钟分阶梯地加长到150分钟以上;一次放松训练,以调整身体,时间持续约45分钟。在此期间,每隔几周要有一两次快于马拉松跑速的较短距离跑训练,强度可以根据身体情况进行调整。
3. 赛前20天左右:进行一次你准备参赛距离的1/2或2/3距离的适应跑;
4. 注意运动性疲劳与恢复:在训练的过程中,每日训练完成一定要注意放松和休整,最好每日清晨在尚未起床时测量一次自己的脉搏数据并做详细记录。如果在训练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出现持续数日,脉搏数据走高并且伴有疲劳和运动能力下降,这表示自身肌体出现了运动性疲劳,需要下调运动量、进行适当的营养补充、采用按摩、理疗等手段来调整身体机能状态,避免出现疲劳性运动损伤。